農村交安譜新篇 山鄉處處涌春潮
  ——貴州省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印江現場會側記
  核心提示:2014年12月31日,貴州省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現場會在銅仁市印江縣成功召開,會議參觀了印江縣凱塘村、阪溪鎮、板溪中學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經驗和印江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規範化建設的先進做法,通報了全省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明確了新的目標,交流了各地經驗,提出了牢固樹立“三個意識”、重點把握“三個要素”、推動抓好“三個落實”,對2015年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這是自我省推行農村、城市、高速“三大板塊”針對性治理以來農村板塊首次召開的高規格、全覆蓋會議,開啟了我省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徵程。
  A、“交通好,農村一切都會好”
  “改革春風沐民心,條條油路進山村。齊抓共管依法治,鄉規民約要記清。超員酒駕危害大,頭盔戴好靠右行。守法文明交通好,出入平安惠百姓。”
  2014年12月31日上午,座落在武陵山麓梵凈山下的銅仁市印江縣板溪鎮凱塘村辦公樓頂上的一對大喇叭,正在反覆播放著村裡的交通安全宣傳提示語。當天,來自全省十個市(州、區)、七十五多個縣(市、區)分管交通安全工作的政府領導、道交辦主任共200多名“特殊客人”,先後分兩批參觀了該村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他們都是前來參加全省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印江現場會的代表。
  “凱塘村抓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很有經驗,他們的做法很有代表性,值得大家學習借鑒。”省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省公安廳黨委委員、交管局局長王健伍向代表們鄭重推薦。
  凱塘村位於印江縣北面,離縣城14公里,距板溪鎮1.5公里,油路穿村而過,全村轄四個村民組344戶1350人,主要以食用菌、茶葉、畜牧業三大產業為主,人均純收入達5400元。全村有駕駛人84人,貨車、拖拉機、小汽車、麵包車、摩托車60餘台,是板溪鎮較為富裕的一個村。“自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以來,我們村從沒發生過任何交通事故,主要做法是:第一,組織召開駕駛員會議,集中學習培訓《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實施條例》,利用廣播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有關知識;第二,召開村民代表、小組長、黨員監督員、駕駛員會議,討論制定交通安全村規民約,凡違反的將取消有關惠民政策,直至整改落實為止;第三,啟動實施紅白喜事用車安全制度,下發用車安全告知書,例如,某村民組家中娶媳婦,我們村支兩委要及時到家中瞭解用車情況,瞭解是否有駕駛證、行駛證,逐一進行登記,告知他不超員超載、酒後駕車,保持一路平安;第四,我們啟動實施了勸導組,利用場天、節假日,村支兩委佩戴勸導標誌上路查車,重點對二、三輪摩托車進行清查,對沒有戴安全帽的勸其戴上,沒有辦手續的勸其辦理相關證件,告訴騎車人‘生命只有一次,酒是別人的,命是自己的’,‘安全來自長期警惕,事故源於瞬間麻痹’,‘想想妻子和孩子,請放慢腳下的車輪子’……” 面對與會代表,凱塘村支書吳宗昂講起他的“交管經”,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像凱塘村這樣主抓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在印江縣板溪鎮已形成制度。據板溪鎮鎮長劉富強介紹,近年來該鎮創造性地探索出了“五在鄉鎮”工作法並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一是“管理主體在鄉鎮”,堅持“屬地化”管理原則,健全“鎮設道安站、站有執法隊、村有勸導點、組有聯絡員”的管理體系,鎮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按轄區人口人均4元的標準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監管工作經費,納入年初財政預算。二是“隱患整治在鄉鎮”,積極發動鎮包村幹部、村組幹部,每季度對人、車、路安全隱患開展滾動式和地毯式大排查,建立“戶籍化”管理台賬和無證駕駛、無牌車輛、超期未檢、非法營運等“黑名單”數據庫,將“黑名單”對象與公民誠信建設、享受地方性政策和村民自治掛鉤。嚴格落實“趕場跟管”制度、學生上放學巡查制度和重大節假日巡邏制度,並將“紅白喜事”用車監管工作納入事務執事名單。三是“宣傳教育在鄉鎮”,將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六五”普法教育,以“爭做法律明白人”為契機,根據不同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活動。將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列入村規民約,納入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課堂,納入各部門幹部職工日常教育培訓內容。四是“矛盾化解在鄉鎮”,積極建立鄉鎮長、安監站長、派出所長、農機站長、交管站長“五長”矛盾糾紛處置聯動機制,凡轄區發生交通事故後,道安站、所屬行政村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先期處置,按照“分級處理、層層化解”的原則,全力開展交通事故善後調處工作,做到早介入、早引導、早處置。五是“便民利民在鄉鎮”,堅持“以人為本”,緊扣“三農”問題,不斷推行和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廣泛開展送法律、送服務、送安全、送政策的“四送”活動,積極向上級爭取涉及道路交通的便民利民政策。根據轄區實際,制定農村客運線路規劃,主動協調相關部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開通2條農村客運班線,解決了11個村1.5萬群眾出行難的問題。積極宣傳與落實摩托車辦牌辦證優惠政策,主動對接公安交警部門開展“流動車管所”下鄉服務活動,切實解決群眾辦證難、辦證不便等問題,全年共組織128名摩托車駕駛人辦理了機動車駕駛證。
  擁有800多名學生的板溪鎮中學,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點部位。據初三班的任艷老師介紹,學校組織了一系列宣教活動,每個學期都會讓學生創作一次交通安全手抄報,然後帶訪回家,讓家長一同學習交通安全知識。還在學校設立了宣傳欄,將交通標誌、文明交通知識展示在醒目地方,提醒學生時刻遵守交通法規,讓註重保護自身安全。
  “‘五在鄉鎮’的管理措施,破解了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監管不力、基出礎薄弱、職責不明的難題,大大提高了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有效管理,我鎮連續幾年沒有發生死亡交通事故。‘要致富,先修路’,從長遠看,道路通行條件好了,群眾出行安全了,農村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劉富強鎮長信心十足且滿懷期待。
  B、“形勢向好,隱患堪憂”
  “當前我省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可以歸納為五句話:經濟大提升,交通大發展,隱患大暴露,矛盾大凸顯,安全大挑戰。”省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省公安廳黨委委員、交管局局長王健伍在通報全省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時強調:“雖然形勢向好,但隱患堪憂。今後的五至十年,將是我省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面臨‘拉鋸奮戰’的艱難階段。”
  王健伍同志進一步分析指出:近年來,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農村公路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農村公路建設與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幹線、內河航運統籌推進,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農村道路發展有了很大進步,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7.44萬公里,基本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標。目前,農村地區的道路占全省道路的90%以上,人和車占到全省總數的60%以上,農村地區已經成為左右和影響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的最關鍵因素。隨著農村地區人、車、路的快速增長,各方面的隱患也開始逐漸暴露:交通參與者方面,交通文明意識滯後、交通安全意識低、安全技能不高的問題還較為普遍,突出表現為交通陋習多、交通違法多,無證駕駛肇事在所有事故中占38.55%,其中,87.25%的無證駕駛人為摩托車駕駛人; 車輛方面,農村地區機動車數量呈現爆髮式增長,目前農村地區共有含麵包車在內的小微型客車80萬輛,摩托車204萬輛,拖拉機14萬輛,三輪汽車3659輛,低速貨車8517輛,這些車輛安全性能偏低、行駛穩定性差,對行車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其中,肇事率最高的是摩托車,41.98%的農村交通事故由摩托車造成,造成死亡人數占比達38.99%;道路方面,受特殊地理條件限制,加上建設投資不足,農村道路多為三級和三級以下道路,臨崖臨水、坡陡彎急路段多,造成事故高發。近5年來,94.27%的農村交通事故發生在山區地形路段上,65%的農村交通事故發生在下坡彎道路段,75.23%的農村交通事故發生在無防護設施的路段。尤其是由於農村道路安全防護設施嚴重匱乏,導致單車翻墜事故高發。據各級交警部門統計,目前農村公路亟待增設安全防護設施的危險路段超過1.35萬公里,總里程占到了農村公路總量的7.7%。近5年農村地區發生的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較大事故中,單方翻墜事故起數占總數的42.63%,死亡人數占總數的46.74%。特別是5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全為車輛單方翻墜事故。
  由於存在交通管理力量的增長與人車路的增長不適應、交通工具快速機動化與群眾的安全意識不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交通服務需求與供給不適應、道路交通安全基礎設施建設與道路交通安全要求不適應等“四個不適應”,意味著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將進入拉鋸期,形勢向好還是向壞,全憑工作與努力。道路交通安全管得緊,安全形勢就會好轉,只註重經濟發展而忽略安全生產,道路交通事故必將集中爆發,甚至使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出現逆轉。
  C、“一縣一策,各顯特色”
  銅仁市印江縣積極探索“主體在縣、管理在鄉、延伸到村、觸角到組”的管理模式,“黨政同責”開創農村道路交通社會化管理新局面。一是緊扣“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主題,健全責任體系,找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切入點;二是搭建農村道路綜合應用、交通智能指揮“兩大平臺”, 集約監管力量,搶占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科技管理制高點;三是狠抓組織機構、經費後勤、獎懲機制“三大保障”,激活隊伍活力,夯實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髮力點;四是實行陽光網考、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整臟治亂考核“四大考評”,用好監督杠桿,健全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多元化評價點;五是探索管理主體在鄉鎮、隱患整治在鄉鎮、宣傳教育在鄉鎮、矛盾化解在鄉鎮、便民利民在鄉鎮“五在鄉鎮”管理新思路,深度挖掘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的落腳點,破解了農村交通安全發展的難題。
  遵義市湄潭縣探索創新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治理“農業產業園+農民工人”、“農村車管協會+有車村民”、“十星級小康戶+全體村民”的“三加”模式。建立健全了一辦(鎮道交辦)、一隊(協管分隊)、一點(檢查點)、一委(村道交委)、信息、培訓等立體網絡平臺,探索創新了聯合執法、柔性執法、警民聯調等工作機制,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由以前單一的行政管理向整體性治理、社會化治理邁進,安全形勢大為改觀,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2011年以來,在機動車及駕駛人快速增長的情況下,農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呈現穩中有降的良好態勢,實現了少死人、少傷人的總體工作目標。
  六盤水市盤縣以改革創新為引擎,制定和完善“四個一”體系,夯實基礎管理“三個重”,推行“四個制度”,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努力做好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一是構建和完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四個一”管理體系:即制定一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建立一個道路交通安全行業工作組、建立一個鄉鎮交通安全管理站、配備一名交通安全協管員;二是抓“三個重”落實,即:重統籌、建一個交通指揮中心,二是重安保、在強基固本上著力,三是重保障、完善聯動機制樹形象;三是創新“四個工作機制”,即:推行氣候結點信息員報告制度、摩托車有證加油制度、幹部職工參與城市交通管理制度、重大交通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通過一系列措施,全面促進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實現農村道路連續4年未發生死亡3人以上的較大道路交通事故,客運車輛連續12年未發生死亡3人以上較大道路交通事故,農村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黔西南州興仁縣創新社會管理,築牢安全防線。一是創新治理機制,花小錢積大安;二是創新服務機制,延伸服務觸角;三是創新考核機制,夯實管理基礎。全年全縣道路交通事故“四項指數”全面下降,起數同比下降26.5%,死亡人數下降25%,受傷人數下降34.3%,財產損失下降16%。
  黔南州瓮安縣“四強四重”夯基礎,服務民生保安全。以“壓事故、保安全、保暢通、惠民生”為總體目標,採取“四強四重”工作法,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強化組織領導,資源整合重監管;二是強化源頭管理 狠抓落實重效果;三是強化摩托車安全管控,綜合治理重服務;四是強化“民生警務”,構建和諧重治本。2012年至2014年,全縣農村道路事故起數分別以年均8.3%、8.5%和8.1%的幅度下降,連續三年未發生較大事故。
  黔東南州各縣以建立農村交警中隊為突破口,確保農村道路交通平安。一是直面矛盾,認清形勢,找準癥結,探索機制;二是政策支撐,解決機構、人員、經費、裝備、業務用房“五個保障”,推進農村交警中隊正規化建設;三是職責明確,築牢農村交通管控“零盲區”、綜合防控“零縫隙”、便民服務“零距離”、案件辦理“零積壓”、隱患排查“零遺漏”、快速處警“零延誤”、事故處理“零矛盾”、嚴重違法“零容忍”、一崗多責“零推諉”、安全宣傳“零死角”十個“零”防控網;四是強化措施,嚴管嚴治推動農村交通安全管控常態化。自2013年農村片區交警中隊成立來,全州結束了農村道路管理不到位、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不到位、管理力量不到位的歷史,扭轉了農村道路事故多發和安全形勢嚴峻被動局面,實現“路到哪裡,交警就管到哪裡”,不留“盲區”的農村交通安全管控模式,進一步築牢農村交通事故防火牆,初步實現農村交通秩序好轉、交通事故穩中有降目標。
  D、“解決五個問題,落實三三部署”
  2104年12月31日在銅仁市印江縣召開的貴州省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現場會,主要探索解決五個方面的源頭性、基礎性、根本性問題:一是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分級負責、齊抓共管,層層履責、嚴肅問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解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責任落實問題;二是探索符合各地實際的“一縣一策”,解決好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缺錢、缺人、缺重視、缺投入的問題;三是全力推動“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解決好農村地區臨崖臨水、坡陡彎急高危路段的整改問題;四是從源頭上加強小微型麵包車和摩托車管理,解決無牌車、報廢車、拼裝車等隱患車輛上路的問題;五是提高廣大農村駕駛人的交通法律意識、安全意識、文明意識、規則意識和秩序意識,解決好交通參與者安全意識不強、安全技能不高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五個目的,省人民政府張玉廣副秘書長代表省政府作了重要講話,作出“三個三”重點部署:首先,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牢固樹立“三個意識”,即:一是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二是牢固樹立憂患意識,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三是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徹底轉變“等、靠、要”的觀念。其次,抓住三個重點,全面推進,科學系統地抓好農村交通安全工作。一是打好“路”這個基礎。要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意見》,建立強化我省農村公路隱患排查治理“三個凡是”工作機制:凡是新建、改建、擴建農村公路的,交通安全設施要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凡是已建成的農村公路,要按照“安全、有效、經濟、實用”的原則逐步改造完善安全設施;凡是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的臨水臨崖路段,要提出明確的治理意見,制定時間進度表,第一時間優先進行改造。二是把握“車”這個關鍵。我省農村機動車保有量即將突破300萬大關,要牢牢抓住農村保有量最大、發生事故最多、安全隱患最突出的麵包車、摩托車兩類重點車輛,堅持管理與服務並舉,治標與治本並重,狠抓“兩無、兩超、兩非”治理。要依靠協管員和村支兩委實行“一車一檔”,逐一建立管理台賬,通過服務前置、標本兼治,破解農村地區摩托車無牌無證和不帶頭盔的問題。三是管好“人”這個核心。要堅持宣傳先行,推進法治交通、文明交通進程。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履行道路交通安全宣傳的責任和義務,制定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計劃,加大宣傳投入,繼續鞏固農村宣傳欄、廣播站、永久性宣傳橫幅和標語等傳統宣傳方式,強化“以事故防事故”的警示教育,深入開展交通安全宣傳“五進”活動,不斷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堅持農村交通安全宣傳從娃娃抓起,小手拉大手,構建完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立體式、多角度、深滲透的交通安全宣傳格局。要探索將交通違法納入個人誠信體系,將交通安全納入村規民約,鼓勵村民自治,在讓群眾對交通安全常識入腦入心。第三,要建立制度,落實責任,從三方面重抓落實。一是要堅決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各負其責”要求;二是要迅速形成“管理在鄉、延伸到村、觸角到組”的格局;三是要堅持“一縣一策、因地制宜、由點及面”推進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各地要在全面摸清本地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狀況的基礎上,找出主要問題、主要矛盾、主要困難,找準癥結、對症用藥,總結固化行之有效的經驗,逐步形成本地特色、做到效果明顯,提升我省農村道路交通管理整體水平。
  E、拉鋸奮戰無窮期,長風破浪會有時
  時值歲末,新年將至,號角聲催,山鄉處處春潮涌動。
  “要致富,先修路。築牢農村交通安全基礎,助推人民群眾致富小康,是我們黨和政府的民生目標。”黔南州委常委、副州長劉建民:“參觀了印江的經驗做法,感受非常深刻。一是黨委重視、政府主抓、各級各部門協同配合,我們所看的鄉鎮、村組,他們建立的很多制度,值得我們有效地去推廣;二是印江交警實施的網格化管理,從網面到網點、到網格都形成一個體系,是我們要努力去發展、完善的管理手段;第三是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識問題,如何抓好宣傳教育,真正讓交通安全進入千家萬戶,讓群眾知曉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解決好理念上要重視交通、行動上要珍重交通、駕駛中以安全第一為重,也是必須要解決的課題。回去以後我們將借鑒像銅仁的好的做法,真正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在2015年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問題提到各級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真正實行以制度管人、以人來實施交通的有效管理,真正實現要致富、先修路,修好路、管好路、用好路,使道路修建以後能夠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六盤水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水城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何方說,作為貴州西部一個典型農業大縣,水城縣道路里程長、車輛多、駕駛人多、交警少,只有把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納入綜合治理,實行一票否決,明確鄉鎮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主體責任,實行包村、包組、包路線,從人、財、物給予全力保障,進一步創新道路交通管理的工作思路,才能努力實現事故少、秩序好、安全暢通的目標。
  印江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張浩然表示,印江縣將繼續牢固樹立抓安全就是抓發展、保發展、促發展的理念,將道路交通安全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將道路交通安全工答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彰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抓手,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工作機制,作力加強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後勤保彰,構建了橫到邊、縱到底無縫銜接的網格化管理體系,有效破解道路交通管理的難題,持續鞏固較大交通事故連續多年零發生的良好局面。
  務川縣委常委、縣政府副長江波會後表示:務川道路交通安全的難點在農村、重點在農村、盲點也在農村,這次現場會針對性很強,啟發很多,下一步重點圍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認真貫徹好、學習好習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的講話,建立完善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分級負責、全力合作、層層追責的制度;二是認真學習印江主體在縣、管理在鄉、延伸到村、觸角到組的做法,切實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的機構建設、人員建設、制度建設和經費保障;三是利用這次契機,強化人、車、路的源頭管理,加強宣傳,切實增強廣大農村駕駛人的安全意識、文明意識、規則意識和秩序意,不斷推進農村交通的法治文明進程。
  “築牢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礎,努力助推人民群眾致富小康,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又是一個艱辛的歷程。”像眾多與會者一樣,江波副縣長很清醒。(藍雨/文 劉壘/圖)  (原標題:交通安全在整治 平安出行在貴州系列報道之十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40kawn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