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中國是亞信機制的創始國之一,2014年中國將接過亞信會議的交接棒,擔任2014-2016年期間亞信會議的主席國。多位國際專家對南都記者表示,這是中國的歷史機遇。不過,專家同時表示,對亞信的期待不可過高,亞信一段時期內將仍處在被認識的過程中。
  “如果中國最高領導人去,我們元首也去”
  據瞭解,亞信這一機制由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1992年在聯合國提出。據曾兩次參加亞信工作小組會議的前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姚培生回憶,蘇聯剛解體不久,哈薩克斯坦作為新獨立的國家,在國際、地區上影響力有限,一些國家對亞信能否辦成持懷疑態度。
  中國社科院中亞研究室主任吳宏偉告訴南都記者,亞信草創之初,需要解決機制建設的問題,迫切需要謀求更多國家對亞信理念的共識。東道主做了更多的工作,但中國一直都是積極的參與者。
  中國最高領導人曾兩次出席亞信峰會,2002年和2006年,當時的國家主席參加了第一和第二屆在哈薩克斯坦舉辦的峰會。
  姚培生提到,早年巴基斯坦大使曾對他說,“如果中國最高領導人去,我們元首也去”。在哈方看來,中方的決定,無疑對其他成員國元首產生巨大影響力。
  或有利於“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
  吳宏偉表示,作為主席國除了把峰會辦好,也要肩負把亞信內部機制處理好、協調好的責任,現在亞信的機制建設尚不完善,主席國應出力推動亞信向前走。
  吳宏偉說,亞信是亞洲國家坐在一起討論的難得機會,中國可以利用這一平臺推進更多同周邊國家的合作,營造更良好的周邊環境。“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目標其實和亞信的理念是相同的,相互之間可以促進,很多亞洲國家就是絲路的沿線國家”。
  亞洲國家迫切需要樹立“亞洲意識”
  上海社科院上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潘光表示,包括峰會在內的各類會議通過的文件並不具有法律效力和約束力,只是由各成員國按照自願原則決定是否實行相關內容。
  一段時間內,亞信這一機制仍處在尋求更多認識的過程中。潘光認為,機制如何完善,作為“亞信”主席國和“亞信”峰會主辦國,在這些問題上負有主要責任,因此需要廣泛聽取各種意見,認真做好前期研究,必要時作出決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石澤認為,亞洲面臨的是全方位的安全挑戰,不是單一方面;亞洲地域遼闊,意識形態和社會發展程度很不同,次地區之間缺乏合作機制支撐,又各有各的矛盾。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俄羅斯與烏克蘭等等。中國自身也面臨領土爭端。
  石澤說,非亞洲地區的域外國家在亞洲的影響力非常大,留存著很多歷史遺留問題,因此亞洲迫切需要樹立自己的亞洲意識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上海峰會將是對亞洲意識和亞洲安全觀的重塑”。  (原標題:中國將如何擔任亞信主席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40kawn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